9月15日,天水师范大学在大礼堂举办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励志第一课”活动。活动以“心若向阳,花自盛开——拼搏让生命绽放光芒”为主题,通过榜样分享、诗词互动和领导寄语等环节,为600余名新生带来了一场温暖而深刻的青春励志课。
党委常委、副校长汪咏国,图书馆馆长杨晓亚,2023年中国诗词大会亚军朱彦军,平凉市作协、画协会员李文丽等出席活动。学生处处长潘卫仓主持活动。

以诗词为炬,品悟文化力量。来自甘肃省静宁县的朱彦军老师,以农民工身份斩获“2023中国诗词大会”亚军,还曾获“甘肃省农民阅读大赛”三等奖,身兼“甘肃省职工书屋阅读推广大使”“甘肃省乡村振兴阅读推广人”等多重身份。他以《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为题,结合自身在劳动之余坚持读诗、背诗、悟诗的经历,生动诠释了坚持阅读与热爱阅读的力量,为新生们呈现了一场真挚动人的励志报告。他勉励同学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让经典照亮人生。
报告结束后,现场开启诗词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在问答间展现青春自信,进一步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微光追光,书写奋斗篇章。李文丽老师以《以微光赴山海,做自己的追光者》为题,分享了她作为一名农民和家政工,如何通过写作与绘画在平凡生活中捕捉美、传递善、表达真的经历。她曾获“优秀陇原妹”“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称号,2025年还被评为平凉市“好婆婆”。她坚韧而温暖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师生,彰显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束光”的励志主题。
汪咏国在总结中指出,青年大学生一定要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等一次次语重心长的寄语和期望,要像202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庞众望等新一代优秀青年学子一样,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亲人、不负党和国家,书写好自己的励志故事。他对新生提出四点期望:一要心怀家国,立大志、明大德;二要勤学笃行,下苦功、求真知;三要向阳而生,持正念、有热爱;四要敢于拼搏,能吃苦、肯奋斗。他鼓励同学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以奋斗书写无悔青春。

书香传情,定格青春之约。活动最后李文丽现场签名赠书,寄托了师长与学校对新生传承文化、以书为伴、砥砺前行的深切期盼。

本次“励志第一课”不仅是一次入学教育,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和价值的引领。通过榜样的故事、经典的力量以及师长的殷切嘱托,激励2025级新生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脚踏实地、勇敢追光,在天水师范大学开启属于自己的奋斗新篇章,以奋斗之我,绽放青春的光芒。
(撰稿:李瑾/图片:何靖/审核:潘卫仓/责编:周绪境 陈玉珍/编辑:黄亚珠/编审:潘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