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全国科普月·共探天水师范大学星火馆”活动在学校文化广场举办。党委常委、副校长、校科协主席左国防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依托我校星火馆,集中展示了应急巡逻机器人、环境监测助农机器人、无人机设备、动植物标本、特色文创产品及手工艺品等多个领域的成果。现场参与者在趣味实践中直观感受科学、艺术与生活的深度交融。

在动植物标本馆,师生近距离观察珍稀动植物标本,聆听讲解员对标本采集背景、生态价值的细致讲解,沉浸式探寻生命演化规律与自然生态奥秘。在红色文化教育体验馆,通过浏览史料文献、观看影像纪实等,进一步深化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
左国防寄语同学们,要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专业学习中主动培养逻辑思维与创新意识,努力成长为兼具科学素养与社会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在参观动植物标本馆时,左国防强调,动植物标本馆是学校开展生命科学科普、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平台,现有馆藏资源为师生打开了认知自然的窗口,未来应进一步推动科普资源与地方生态、地域文化深度融合。
本次活动为师生搭建了“认识校园、亲近科学”的平台,彰显了天水师范大学以科普赋能人才培养、以特色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学校将持续丰富科普活动形式,深化科普资源与学科建设、地方需求的联动,为提升师生科学素养、营造校园及周边区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氛围贡献更多力量。
本次活动由学校科研管理处、校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大学科技园承办,大学生科普协会协办。
(撰稿:包文娟/审核:王弋博/责编:周绪境 陈玉珍/编辑:黄亚珠/编审:潘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