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学校邀请,8月29日下午,我校校友张田芳、岳亚斌分别在一号报告厅、四号报告厅作学术报告,师生代表共计400余人聆听报告。

张田芳博士以《敦煌晚期石窟中的服饰特征——以莫高窟第3窟为例》为题,通过对莫高窟南北壁千手千眼观音眷属的服饰图像的精细剖析,结合元代敦煌历史背景与莫高窟北区出土的纳石失织金图样,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新证据。她指出,该窟服饰中领袖与衣缘处的贴金工艺,与元代纳石失装饰风格高度契合,为莫高窟第3窟的“元代说”提供了重要支撑。

岳亚斌以《敦煌壁画中的蜀葵:从药用到礼佛》为题,系统阐述了蜀葵这一日常花卉在敦煌壁画中的演变与意义。他表示,从唐代开始,蜀葵因其形态优美和治疗天花的药用功能,逐渐被赋予复生与禳灾的宗教内涵,最终成为礼佛供品,展现了敦煌艺术中物质文化与精神信仰的深度融合。
两场报告逻辑清晰、内容新颖、史料翔实丰富,为师生展现了敦煌学的壮丽辉煌,拓宽了师生对敦煌艺术、历史文化的认识视野。
撰稿:包文娟
审核:王弋博
责编:周绪境
陈玉珍
编辑:黄亚珠
编审:潘 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