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邀请,9月26日下午,西北师范大学蒋军教授来校作题为《高电荷态离子和奇异原子的性质及其应用》的报告。报告由刘晓斌教授主持,相关学科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等共180余人聆听报告。

报告中,蒋军系统介绍了高电荷态离子和μ子原子等奇异原子体系在原子物理与核物理交叉领域的重要地位。他指出,这类体系因其电子结构高度简化、内层电子紧束于原子核附近,对核电荷分布、磁矩以及量子电动力学效应极为敏感,已成为检验标准模型、探索新物理的关键平台。
蒋军结合近年来离子囚禁技术、精密激光光谱和量子逻辑测控方法的突破,详细阐述了K-X射线精密测量、朗德g因子实验、高电荷态原子钟等前沿课题的最新进展,并分析了其在量子计量、核结构探测和基本物理常数检验方面的深远意义。

报告内容深入浅出,逻辑清晰,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实验前沿,激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在互动环节,蒋军与听众就高电荷态离子的制备、μ子原子在原子物理与核物理交叉领域中的潜在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报告不仅拓展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也进一步加强了天水师范大学与西北师范大学在物理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蒋军简介:
蒋军,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全国青年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原子分子物理教师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教师,甘肃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原子分子精密谱理论研究,电子与原子碰撞动力学研究等。2004年、2007年和2010年分别在西北师范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2014年,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大学开展原子与原子以及其他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中面上项目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在Phys. Rev. A 等期刊发表和完成研究论文80余篇,曾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审核:赵玉祥/责编:周绪境 陈玉珍/编辑:黄亚珠/编审:潘骥)